- · 《自然科学史研究》栏目[05/29]
- · 《自然科学史研究》数据[05/29]
- · 《自然科学史研究》收稿[05/29]
- · 《自然科学史研究》投稿[05/29]
- · 《自然科学史研究》征稿[05/29]
- · 《自然科学史研究》刊物[05/29]
国际自然科学挑战赛开赛,展演地球沧海桑田“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四川在线记者 吴平 文/图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昨今两天,2021年国际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赛四川赛区的决赛在成都博物馆举行,今年的主题为“沧海桑田——曾经和当下的伟大变迁
四川在线记者 吴平 文/图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昨今两天,2021年国际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赛四川赛区的决赛在成都博物馆举行,今年的主题为“沧海桑田——曾经和当下的伟大变迁”。比赛分为展览赛、表演赛、科普绘画赛、故事播讲赛、科学展演赛5个大项,共有255组选手参加初赛,122组晋级决赛。
据了解,成都博物馆“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有全球动物标本300余件,依托该主题展,成都博物馆连续5年承办了上述自然科学知识挑战赛,比赛由最初的2项扩展到如今的5项,赛制也越来越规范,例如,以前的科普绘画没有限定范围,今年则限定了动物行为、食物链、生态系统等十种构图形式,便于选手掌握严谨的科学观察、科学记录的原则和方法。
与四川已有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所不同的是,自然科学挑战赛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强调公民环境意识和生态保护等在当下具有现实意义的科创主题。比赛的背景板、道具等尽量使用环保材料或回收材料。
其次,比赛为了达到以赛带学的教育目的,在故事播讲赛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库,这些素材图文并茂,又有同龄小学生的播讲示范,研读素材的过程也是非常好的学习自然科学知识、锻炼演讲能力的过程。最后,比赛项目繁简都有、弹性空间大,参赛选手也延伸到幼儿园阶段的学龄儿童。
对于本次比赛的总体印象,来自四川科普文创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的蔡鹏已多次担任挑战赛的评委,他认为最早选手对每年的主题没太多想法,现在则感觉打开了思路,参赛作品越来越高了。但成都电子科大博物馆的赵轲认为,作品略有扎堆的现象,比如以珊瑚和飞机为主题的有好几个。作为科普工作者也要反思,如何提供更多元更丰富的科普教育,让孩子的探索和追问能穷尽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
部分参赛作品展示:
文章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网址: http://www.zrkxzzs.cn/zonghexinwen/2021/0606/1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