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陈言:日本为何难再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陈言】 2020年度诺贝尔奖分别于10月5日~7日发布了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这三个自然科学奖。 三个奖都与日本无缘。 在正式公布之前,很多日本媒体蠢蠢欲动,对三个

【文/陈言】

2020年度诺贝尔奖分别于10月5日~7日发布了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这三个自然科学奖。

三个奖都与日本无缘。

在正式公布之前,很多日本媒体蠢蠢欲动,对三个自然科学奖中可能会获奖的日本学者做了大量猜测。虽然未能猜对,但能做猜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日本科研能力很强的表现。

笔者现在就住在中国科学院各个研究所聚集的中关村,每天散步就能在各个研究所间穿行。截至2019年12月,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共有1755人,尚未有人获得诺奖(屠呦呦在2015年获得了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屠本人并非院士),也不知道其中有多少人是诺奖的候选人,中国媒体还不太关注中国学者获奖的可能性,相关报道非常之少。

日本没有院士制度,但到了诺奖颁布前后,媒体总会集中报道其研发方面的各种大家。京都大学今年还为该校教授获奖准备了媒体见面会,笔者的媒体朋友也在5日这天特意在京都大学等待发布物理学奖。结果当天没有日本学者获奖,他感觉相当沮丧。

2017~2019年,日本连续三年获得诺奖,让日本媒体对2020年日本科学家再度获奖期待很大。但另一方面,进入10月后,阅读日本的各种报道,感觉这里对未来非常没有底气,感叹科研能力下滑的文章也很多。

日本的科研能力真的下滑了吗?

资料图

昭和:前人栽树的自由时代

到2020年诺奖发布之前,日本共有25人获奖,另外有3人出生在日本,但现在已经获取了日本之外的国籍。25人中,物理奖9人,化学奖8人,生理学或医学奖5人,文学奖2人,和平奖1人,经济学奖0人。

笔者查阅了2010年以后的获奖情况,其中:

物理学奖获得者为赤崎勇(1929年生)、天野浩(1960年生)、梶田隆章(1959年生);

化学奖获得者为根岸英一(1935年生)、铃木章(1930年生)、吉野彰(1948年生);

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为山中伸弥(1962年生)、大村智(1935年生)、大隅良典(1945年生)、本庶佑(1942年生)。

从获奖者的出生年份看,他们的成果大都是在昭和(1926~1989年)时期,特别是1945年二战以后形成的。梶田及山中的研究成果,则是在平成(1989~2019年)早期获得的,那时还能延续昭和风骨。

1945年以后的昭和后半期,日本学界能够具有独特的研究能力,其成果也能为世界承认。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日本在1945年从法西斯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后,其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时实现了科研的迅速进步,自由、独立不仅仅在创立企业上表现出来,从事社会活动上也得到体现。在学术方面,学者按照自己对科学的理解,从事具有特色的研究,几乎不追求经济回报,一心在某一条崎岖的小路上不畏艰险奋勇攀登。

日本的诺奖获得者大都没有太多的论文,不是学会的负责人,更不是政府机关的顾问,物理学及化学也几乎和日本企业没有什么利益关系。

看了2020年日本媒体对有可能获得诺奖的日本学者所做的报道,发现:

生理学医学方面,有东京大学中村佑辅名誉教授、生物现代研究所前田浩理事长、国立癌症研究中心松村保广客座研究员和京都大学森和俊教授;

化学方面,是东京大学的两人--卓越教授及藤田诚教授;

物理学方面,东京大学十仓好纪教授、东京大学古泽明教授、东京工业大学西森秀稔特任教授等在日本及国际学界获奖呼声甚高。

笔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多次去东京大学等日本的物性研究中心参观,和相关学者有过非常多的交流。对物性、磁性等多少有些了解,知道那些基本上属于上个世纪80年代比较流行的研究内容,日本至今在相关研究上保持着某种热情。虽说这些研究中有些和超导等有关联,但学者的研究主要是实验及理论框架的构筑,和企业的关联不多。

昭和时代,日本一直保持了经济上的持续发展。欧美国家在战后的经济发展随着两次石油冲击的到来,在1974年前后基本进入了停滞状态,但日本接着又向前发展了15年。

尤其是1970年以后,日本经济已经有了丰厚的积累,大学不用依靠企业的捐赠,单凭国家的教育预算就能够将科研推行下去,这让日本在科研上保有了很多独创研发。日本诺奖获得者最后的成功,与这个时代的日本经济发展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平成:每年缩减1%教育经费

笔者在1980年代末去日本留学,读完博士课程后,在日本从事教育工作,并度过了十几年时间,见证了日本教育从昭和的鼎盛走向平成式微的过程。

文章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网址: http://www.zrkxzzs.cn/zonghexinwen/2020/1013/867.html



上一篇:我院研究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
下一篇:前沿 | 火星宜居?关键是解锁地球深地之谜,中

自然科学史研究投稿 | 自然科学史研究编辑部| 自然科学史研究版面费 | 自然科学史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科学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科学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