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科学史研究》栏目[05/29]
- · 《自然科学史研究》数据[05/29]
- · 《自然科学史研究》收稿[05/29]
- · 《自然科学史研究》投稿[05/29]
- · 《自然科学史研究》征稿[05/29]
- · 《自然科学史研究》刊物[05/29]
深圳启动百年自然科学实验 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央广网深圳9月12日消息(记者黄倩 通讯员杨凯婷)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纪念园(以下简称纪念园)12日在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开园,并开启一场以百年为时间
央广网深圳9月12日消息(记者黄倩 通讯员杨凯婷)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纪念园(以下简称纪念园)12日在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开园,并开启一场以百年为时间维度的长期科学实验“2121计划”,旨在通过开展持续的生物多样性观察记录及开放多元的参与平台,让纪念园成为年轻一代的科学启蒙自然学堂。
启动仪式现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黄倩 摄)
据了解,国际植物学大会(International Botanical Congress,IBC)是具有百余年历史、全球植物科学领域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国际盛会。经过8年多的申办和筹备,2017年7月23日由中国植物学会和深圳市政府共同举办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在深圳市召开。中国第一次承办国际植物学大会成果卓著,完美地展示了“中国风貌”和“深圳特色”,得到了国际植物学界的广泛赞誉。
为了纪念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大会,也为了更好地落实“植物科学深圳宣言”制定的植物科学发展理念,深圳市政府决定在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南区建设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纪念园。经过两年的努力,纪念园于今年9月正式建设完成。
纪念园部分俯瞰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黄倩 摄)
纪念园面积16.7公顷,生态环境包括入海河口、滩涂、红树林和陆地四部分,这里紧邻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和深圳城市建成区,是连接城市人工生境和自然生境的过渡地带。位于生态公园南区的纪念园,不仅承载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首次在我国举办的珍贵回忆,还提供了两个重要的科学功能——让更多的人可以近距离观察自然,了解这里记载的植物与土壤的故事;让植物可以在这里“自由”生长,从而完成自然的演替。
纪念园开园暨“2121计划”启动纪念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黄倩 摄)
从开园之日起,深圳将开启一场以百年为时间维度的长期科学实验,简称“2121计划”,通过持续的观察记录,使纪念园成为一个开放的城市自然恢复过程的长期观测平台和多元的参与平台,成为年轻一代的自然科学启蒙场所。为了科学严谨地完成实验,该计划将汇集公众力量与科学力量,大力传播绿色发展理念,设置一系列研究方法进行引导。例如只对园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有限干预,包括适度改良土壤和治理外来物种;严密地进行物种监测,跟随时间的推移真实完整记录生态环境的真实变迁情况;搭建平台,及时和其他科研机构共享监测数据等,为城市自然恢复提供可参考依据。
此外,纪念园将以时间胶囊的形式记录公众对城市生态的美好向往与憧憬,通过向全社会征集,最终选出100个最具代表性的生态梦想,用时间胶囊封存并埋入园区,并于20年后重新开启。
文章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网址: http://www.zrkxzzs.cn/zonghexinwen/2020/0914/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