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探寻科学教育和自然教育的融合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探寻科学教育和自然教育的融合 ——自然教育与科学教育专题研讨会 圆满结束 “倡导孩子回归自然,建立与自然的联系,从自然中获得滋养,避免’ 自然缺失症’”为主的自然教育愈

探寻科学教育和自然教育的融合

——自然教育与科学教育专题研讨会

圆满结束

“倡导孩子回归自然,建立与自然的联系,从自然中获得滋养,避免’ 自然缺失症’”为主的自然教育愈发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同;小学科学教育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其中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目前小学科学教育主要聚焦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内教育,而自然教育主要拓展学校之外自然之中的教育。

为了探讨自然教育与科学教育在未来将有怎样的融合、呈现怎样的趋势,自然教育、科学教育从业者应采取怎样的策略应对接下来的机遇和挑战……

2020年6月25日,全国自然教育网络联合大自然保护协会、青山自然学校,分别邀请到十几位自然教育、科学教育从业者,围绕“自然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可能性”的主题,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青山自然教育学校展开闭门研讨,以期为自然教育与科学教育合作发展提供新的思考启发。

专题研讨会现场

一开始,全国自然教育网络秘书长陈志强为本次会议致辞。他首先谈到全国自然教育网络来杭州成立分办公室的计划和目的,以及此行希望加强全国自然教育网络和杭州地区的一些联系,以及学习和自我成长;而后,他具体分析了自然教育与科学教育之间的不同点,在某种程度上又能够相互补充和借鉴。但目前在自然教育和科学教育中依旧面临着一些障碍之处,若两者能够结合,不管是自然教育,还是科学教育,都会带来全新的尝试。最后,他希望大家在此次会议中畅所欲言,提供宝贵的观点。

全国自然教育网络秘书长陈志强为本次会议致辞

紧接着,由杭州大地之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教研负责人姚云飞(野马)带来一场主题分享。他主要从“大地之野自然教育课程体系”和“对行业的认识”两方面展开。他向在场的各位老师介绍大地之野目前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而后谈到他们在课程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大地之野经过两年的探索,有了3个课程体系:科普、探索、艺术。为孩子提供情境下的体验式教育,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科学人文素养,更加深入地去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

最后,姚老师举了一些案例来说明自然教育发展的困惑和难点。比如自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比较小,以及行业鱼龙混杂,行业从业者还没有形成合力等等方面。他也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能碰撞出更多不一样的想法。

杭州大地之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教研负责人姚云飞带来主题分享

在接下来的圆桌讨论环节,来自不同领域的老师们都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从实际案例出发再次论证。在分享和交流当中,对于自然教育和科学教育在未来可能有哪些融合,大家尽情展开了想象。

大家在讨论过程中,碰撞出激烈的思想火花。面对自然教育和科学教育,两者虽然紧密联系,但目前自然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依旧存在一些难点和痛点。比如自然教育进校园还缺少成熟条件、科学教育中可能少一些自然教育的感知和体验等等方面。针对这些难点,每位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大家各抒己见,求同存异,各自提供资源,整合实践,并计划在丽水、温州两所学校试点自然教育特色课程打造。会议到此圆满结束,嘉宾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解析自然教育和科学教育,但大家在讨论过程中相互了解和探讨,不仅发现自然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目标和理念趋同,最后观点也达成了不少共识。相信在之后不断地了解过程中,大家能够为自然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寻找更加具体的突破口!

嘉宾们在现场分享讨论

编辑/排版:敖霖、茴香

统筹:花花、美艳

END

号外号外!全国自然教育网络官方微博平台迁移啦!

为了优化自然教育行业传播平台,共同实现更长远的发展,我们现已启用全新的微博账号@全国自然教育网络,旧的微博账号将停用,感谢朋友们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

敬请大家关注新浪微博@全国自然教育网络,获取和自然教育相关的最新鲜滚热辣的资讯~

文章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网址: http://www.zrkxzzs.cn/zonghexinwen/2020/0808/526.html



上一篇:是外星人的杰作吗无法用科学解释的自然现象,
下一篇:童文泉:科学应对战胜自然灾害

自然科学史研究投稿 | 自然科学史研究编辑部| 自然科学史研究版面费 | 自然科学史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科学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科学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