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商代自然科学成就:有专业医生和业余天文学家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商代对天象的观察和积累的知识要比夏代仔细和丰富得多。商王朝有一批观察天象和做记录的人,也可算作是商代的“天文学家”。但他们不是专职的“天文学家”,这批人就是前面介


商代对天象的观察和积累的知识要比夏代仔细和丰富得多。商王朝有一批观察天象和做记录的人,也可算作是商代的“天文学家”。但他们不是专职的“天文学家”,这批人就是前面介绍过在甲骨学中称作“贞人”的史官。
这是当时一批具有很高文化水平和丰富知识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不仅将自己所观察到的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如天象、气象作了记录,也记录了其他人观察到的一切现象。
目前发现的记录当然不是在“典册”中,而是借助于祭祀占卜时的龟甲与牛骨。我们从卜辞中把迷信的成分剔除,就可看出当时有关的自然界现象的变化。
日食和月食(现在写作日蚀、月蚀)是古代人非常重视观察和记录的大事。前面介绍过夏代仲康时发生日食的情况。商代除在王都有史官们观察外,在各地方观察到的日月食也要及时向商王报告。
目前从甲骨文中来看,比较明确的日食记录只发现三条。一条是武丁时期,两条是武乙时期,说明商代后半期不仅能观察,而且有较详细的记录。
这三条卜辞,两条无具体的时间,只有武乙时的一条是:“癸酉贞:日夕有食,唯若?癸酉贞:日夕有食,非若”。意思是:癸酉这一天卜问:黄昏时发现日食,是吉利(唯若)呢?还是不吉利(非若)。
这可能是一条将发生日全食的记录,日全食有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史官们已观察到有日食的迹象,才卜问是否吉利。对于这条卜辞,学者们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天文学家们正在研究,相信将来会有个准确的结论。
在武丁时期卜辞中,有关月食的较完整的记录有五条,都是发生了以后记录的。如“癸丑卜,贞:旬无祸,七日乙未壹,庚申月有食”。“癸未卜,争贞:旬无祸。三日乙酉夕月有食,闻,八月”(《合集》)。
前一辞的意思是:癸丑这天占卜,问这一旬(十天)有无灾祸,到了第七日乙未这天,天空起了变化,第二天是庚申晚上发生了月食。后一辞是史官争,在八月癸未这天卜问,这一旬有无灾祸,第三日乙酉晚上发生了月食,但这次不是史官争亲自看到的(可能这次月食在王都看不到),而是由别人报告的(闻)。
在甲骨文中还有史官们观察到的星,如大星、鸟星、大火(星)等。卜辞中用为星,有“七日己巳夕壹,有新大星并火”。“新大星”是一颗新的大星,“并火”是接近火星。在欧洲发现的第一颗新星,是在公元前134年由希腊依巴谷记录下来的,比商代卜辞中记录要晚1000多年。

商代的历法——“殷历”,是我们今天知道较完整的最早的历法。因为商代早期的卜辞中记时只有月日,晚期的卜辞中已开始有祀(年)月日。由此就知道商代的历法是以干支记日,太阴记月,太阳记年,用闰月来调整季节的阴阳合历。月份分为大月、小月,年有平年和闰年。闰年早期的卜辞中称为十三月,这种置闰月的方法叫做“年终置闰”。
晚期的卜辞中不见有十三月,根据卜旬和帝乙、帝辛时期一组征伐人方的卜辞来看,这时期已将闰月放在十二个月中去。如某年是闰九月,则这一年就出现两个九月,后一个九月无疑就是闰月了。这种置闰月来调整每年的时间,在我国的农历(或叫阴历)中,一直延续到现在,还在使用。
商代已将每天分为七段时间,但并不是相等的七段。从卜辞中来看,是将白天分作六段,夜晚算作一段,从天黑到天亮叫做夕。天明时叫明或旦,明且以后叫大采、大食或朝,大采、大食只见于早期卜辞。大采、大食或朝以后就到中午,叫做中日。中日以后叫昃,此时日已偏西。昃以后叫小食或郭兮。小食或郭兮以后叫小采或昏、暮,此时已是日落黄昏见月时。
古书中说:“大采朝日”,“少采夕月”(《国语·鲁语》),与卜辞相同。后世按十二地支将一天的时间分为十二段。商代白天的六段时间则相当于辰、已、午、未、申、酉六个时辰。
商代每月分为三旬,一旬是十天。卜辞中有大量卜旬的记载。大月是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有的旬是跨两月。每月的第一旬的第一天不全是从甲子日开始。前面介绍过用十个天干和12地支相配记日,可能自夏代就产生。商代是连续不断地使用。每一条完全或较完整的卜辞,都有记日的干支。

文章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网址: http://www.zrkxzzs.cn/zonghexinwen/2020/0715/384.html



上一篇:《科学》揭示大自然的美丽之一:植物的绿色“
下一篇:《自然医学》: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成功用活猪

自然科学史研究投稿 | 自然科学史研究编辑部| 自然科学史研究版面费 | 自然科学史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科学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科学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