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科学史研究》栏目[05/29]
- · 《自然科学史研究》数据[05/29]
- · 《自然科学史研究》收稿[05/29]
- · 《自然科学史研究》投稿[05/29]
- · 《自然科学史研究》征稿[05/29]
- · 《自然科学史研究》刊物[05/29]
中西科学文化源流大略兼论中西语言互释中的格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第32卷第1期2012年2月河池学院学报JOURNALOFHECHIUNIVERSITYVol.32No.1Feb.2012中西科学文化源流大略——兼论中西语言互释中的格义与反格义①—李曙华(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摘要]
第32卷第1期2012年2月河池学院学报JOURNALOFHECHIUNIVERSITYVol.32No.1Feb.2012中西科学文化源流大略——兼论中西语言互释中的格义与反格义①—李曙华(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摘要]任何名词概念只能在文化整体中被理解。近代以来,中西语言互释中的格义与反格义,导致了关于中国文化的一系列”“无”“有、之争。在对中西文化中几个基本名词概念的互释——形而上学与metaphysica,—本体,本体论与noumena,ontology,自然科学与naturalscience进行初步反思与澄清的基础上,给出中西科学文化源流:从文字语言与思维方式,超越类型与文化取向,学问或哲学体系、科学性质与研究方法的大略对照与简要说明。以图抛砖引玉,有待来者。[关键词]格义;反格义;形而上学;本体论;自然科学;超越类型;象思维;象语言;象数逻辑[中图分类号]N94-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021(2012)01-0001-07[作者简介]李曙华(1949-),浙江杭州人,女,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思想史,系统科学,中西科学思想比较。从事中西科学思想比较研究与教学,不仅常常困于“科学”一词之争议,且不知不觉陷入文化之重围。如果我们用科学”“一词指所有关于自然现象的探究即相关知识,“科学”那么本是所有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中西科学皆与生成它的文化同步发展,与文化成为不可分割的自洽整体。然而一旦比较便会发现,中西对自然现象的探究自始便道不同,“不相为谋”科学的源流不同,。不仅发展历程不同,发展的方向与内容亦不同,,并不能用同一标准加以衡量。比较的可能与意义恰在于“东海西海,,心理攸同”中西文化探究的领域与问题具有对应性,其发展具有某种平行性。就像两棵不同的大树,皆有根、、、,枝叶果不同而又相似。更像太极之两仪,互斥互补,相反相成,此消彼长,此进彼退,使得两者的比较,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以上特点也决定了,中西两种科学文化的交流比较,一方面需在差异与不可通约中寻其对应,一方面需在会通时明其分际与极限,此既需文化整体的观照,亦需语言互释的理解。两者的融会贯通不能不是一艰巨而长期的过程。一、对中西互释中格义与反格义的反思为了厘清中西科学之源流,笔者试图从文字语言到文化哲学、学问体系,再到科学之最基本特征列一梗概,却迎面撞上了中西互译中一系列名词概念的格义与反格义之困扰,笔者不能不佩服英汉大辞典的编撰者,要将西方概念翻译为相应的中国语词,若非对中西文化有全面深入之了解,反复比照,是不可能胜任的,想必也非一代人所能完成。追究起来,一个概念,一个名词,其意义只能在整体框架中被理解,西方抽象定义之概念本非中国称名辨物”“之名词,何况内涵之差异?误解附会,在所难免。大凡文化间,没有误解就没有①格义与反向格义:格义指以中国思想解释外来概念,反向格义(本文简称反格义):指以西方思想解说中国概念(名词)。根据谢遐龄《格义、》《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反向格义中的是是非非,((2009,6)。1交流,即便同一文化,没有误读也就没有发展,譬如没有伽利略误读亚里斯多德,就没有近代力学。问题在于近代格义与反向格义的错译,“西方中心主义”在之下,却导致了关于中国文化的虚无主义,引发了一系列有“无”“”之争。如今,为了推动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深入,不能不进行反思,本文仅为给出中西科学文化源流之梗概,亦不能不初步澄清一、二如下:1.metaphysica,译为形而上学。metaphysica,按亚里斯多德,乃讨论一物是其所是之第一原理。究竟是形式,还是质料的学问,源自亚里斯多德以质料(matter)加形式(form),来分析一物之成为(become)物的宇宙论。而中国文化中,《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自》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乃称谓生成万物的:无形无象之道”根据易传“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与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中国生成整体之宇宙论,三生万物。句,,万物皆有一从无(形)到有(形)的生成过程“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质而认为物必有形质,①中国文化传统从不将物分析为形、,形质本不可分。“形乃谓之器,既有形质,”“,可为器用”形质自然属形而下范畴。谢遐龄教授提出“metaphysica翻译成形而上学。是错误的,不如译成形而下学恰当。②笔者以为:metaphysica与形而上学就“第一原理””言或可对应,内涵却,大异其趣,“形而上学”正好倒置。荒谬的是,译为近代以来,人们不仅以“如此格义而生的形而上学”评判中国学问,!并进而认为中国没有形而上学”实际上,“准确地说,,应该是西方没有“形而上学”而中国没有“形质学”那样的形而下学”“或。Metaphysica或亦可译为形质学”“物理哲学”“。2.noumena,译为本体、实在,ontology译为本体论。noumena,,根据牟宗三先生“依康德之解释为“智思(物”intelligibleentities),为纯粹理智所思考的东西。“对于此方面,,西方是消极的“中国是积极而通透的”③。而Ontology,牟宗三先生则指出当该译为存有论,“不当译为本体论,因为它从being来”。“whatitis从动词tobe来,那是讲存有论。”④根据康熙字典,中文之“本”乃草木之根柢,“初始”“本原”具有、之意义,而本体即本源,多指生成万物之最初本源—道”笔者以为,——“。noumena,ontology,皆是西方天人二分,主客对立文化大框架下之概念,两者皆与人,与人所认识的现象(phenomena)割裂而对立地言之。而在中国天人合一,主客不二的文化格局中,并无本体与人,本体与现象之二分,按熊十力的说法,本体与现象,“大海譬如水与一一沤。按钱穆之的说法,”譬如人身与生命,万物生灭与天地自然。⑤在中国,本体原是相对用”“而言,而两者亦不可分,“体用不二”因此,所谓。中国之“本体”两字,既非思之所致,亦非独立于人之外的“存有”然而,。今人却在西方中心主义的反向格义下,说中国没有本体论。准确地应该说,西方没有本体论,而中国没有noumena(智思界)和ontology(存有论),但两者可以比较。3.naturalscience,译自然科学,这是歧义与争论最多的一个词。Science一词,在西方17世纪,speci-由ality(专门学科)转化而来,,指当时刚确立的牛顿力学体系。此词译为“科学”乃由日本传入,意思是分科之》“,学。根据康熙字典,科”禾从斗者,《量也,,条也本也品也”取人条格曰科第。想必译者是将中国又“。“”科举考试之科目与西方专门学科”“相对应而将science译为科学。此一格义,相去甚远。Science一词或与中国古代之六艺”“相近。如今,鉴于西方science早已经科学革命而发生规范转换,自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开始重大转向,science一词早已非当时之所限定,且亦歧义丛生,现有100多种定义。又鉴于在中国,科学一词亦大大泛化。故笔者以为,“科学”扩大一词之内涵,以此指所有关于自然现象的探究及相关知识,颇为合理。在此意义下,中国古代则有与science研究领域与问题相对应者,,由此可说西方科学,中国科学”并对两者进行比较。“”“值得指出的是,西方近代之science植根于古希腊“为真理而真理”的理性精神,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宗教根源。而鸦片战争后,,,中国所谓中体西用”实乃只见“船坚炮利”而不注意科学的精神源头,“急于求功利成果,舍本求末,貌袭而取。迄今,虽然中国之科学不无成就,但从根本,从风气言,结果是“贵宾(科学精①②③④⑤:,戴震《孟子字義疏證·戴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P288。:谢遐龄《格义、》《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反向格义中的是是非非,((2009,6)。:,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79。P72,:,1998年,牟宗三《四因说演讲录》上海古籍出版社,P4。:,2004年,参见钱穆《晚学盲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P49。2神)尚在门外,而先来了个恶仆(赤裸裸的人欲横流)。①如此之“科学””态度与方法,倒恰似科举之遗习,如何可能有真正的原创性?在此意义上,倒可说,中国有科学,没有science!又,Natural译自然界的,天然的,天生的,野生的,物质的。西方近现代科学是研究作为对象的“自然界的,物质的”但却不是天然的,”“,“天生的。实际上,”康德已经证明,,西方科学是“人为自然立法”是人建构起来的。何况现代科学则是以数学为基础的机械性宇宙观,“的是高度人为化’‘自然之解剖’②。笔者以‘”为,,自然而然乃物之在其自己“自然”(一词可与物自体”initself)相通。由此,naturalscience,“将译为自然科学,:正如钱穆先生所批评“中国人用自己文字来翻译西方文字,,“而不先明辨其寓意之有大不同者”用自然一语来译西文,不知西方人根本无道家之自然观。道家之所谓自然,乃谓其自己如此,自己这样。宇宙间一切尽是自己如此,自己这样,乃谓之自然。既属自然,则外力无所施,人事无所用。故既主自然,必主无为。因此,”西语所言自然界“正与中国道家言自然寓意相违。而中国人乃称西方科学为自然科学,“”但西方科学乃最反自然,最不喜欢自然者。③”笔者以为,与西方近代人为的、以物质为基础的,机械论的科学相比,中国传统科学恰恰是道法自然的,“及其以气”“象”为基础的,生成整体论的,恰可谓“自然科学”中华民族几千年对自然现象及其规律之探。索,有其独特的传统,其基于生命实践的学问体系与智慧启迪,对今天与未来人类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令人痛心的是,近代以来,下从所谓中国没有科学,在以西方为唯一标准的反格义”,“到废除中医论,既未识西方科学之本与发展趋势,更不从研究中国真实历史出发,唯奉西方人自己已超越的近代机械论科学规范为教条,抹杀自身科学文化。综上所述,近代中西文化互释中的格义与反格义,确已到了应该反思的时候。这一现象,当是今天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或许,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语言变迁与文化变迁的关系与规律。笔者以为:在中西概念名词互释中,一般属中国文化原有之基本语词者,乃中国有之,西方没有。凡属新撰之词,乃舶来品,西方有之,中国本无。但究其原因,则可发现其间的某种关联与对应。然而,在西方中心主义盛行下,语言互释中的格义与反向格义,不仅导致中国文化之失语症,且因语言的失落导致文化核心观念与基本价值的失落,而目前中国之语言学,犹一味循西方语言分析之路,由此分析中国语言,语义尽失。试观今天中国盛行的“翻译语,言”既不达西方语言逻辑结构的严谨与清晰性,亦有失中国语言排列组合的有序与整体性,不仅逻辑混乱,且语无伦次,使人不知所云,不忍卒读。此风之下,中国岂不成西方话语的附庸与对象,“后殖民文化中乃至的一道景观”!:余英时先生指出“文化虽然永远在不断变动之中,但是事实上却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一旦尽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离开文化传统的基础而求变求新,其结果必然招致悲剧。④文化断层的结果,”使中!国人对自身文化思维方式与文化精神集体失去记忆”由此,“既不可能学得正”—全面深入地准确理解“——西方文化,也不可能走得出”—找到自身文化创新、“——转型的出路。笔者以为,全球化健康发展的方向,应是不同民族、不同种族话语之间多元化的视野交融。民族的,才是国际的。如何正本清源,在此文化大综合的时代,找回中国文化的语言根基,澄清中西语词互释中格义与反格义的混乱,并在现代化的要求下调整与重建中国文化之核心观念与基本价值,应是中国文化复兴与走向国际的当务之急。二、中西科学文化源流比较大略与简单说明无论西方科学还是中国科学,,都是在各自的文化中诞生与发展“科学研究的传统无不托根于其独特的文化整体之中,因此绝不可能脱离其文化母体而被充分认识。⑤为了厘清中西科学文化比较的思路,”本文试图在以上最基本概念名词初步澄清的基础上,给出中西方文字语言与思维方式,超越类型与文化取向,学问①②③④⑤:,钱穆《文化与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P26。:,2009年,陈方正《继承与叛逆》三联书店,P605。:,2004年,钱穆《晚学盲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P55。:,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三联书店,2004年,P429。:,2009年,陈方正《继承与叛逆》三联书店,余英时序PIX。3或哲学体系、科学性质与研究方法大略对照之一览表,并给出一些简要说明:中西两种文字语言与思维方式中国西方1、象形文字1、象声文字2、象语言:2、概念语言:)1“取象比类,”“当名辨物”1)抽象定义,界说,界定2)遵守语序——排列组合,—上下文关系2)遵守语法——形式逻辑结构—3)语义:整体性、情境性。3)语义:分析。字形与语义相关。语音与语义相关。平仄韵律语调3、象思维3、概念思维,整体流动“象数逻辑”静态分析,形式逻辑思维不受语言之限定语言之界限即思维之界限,世界之界限。说明:象思维:王树人先生提出:与西方概念的理性思维不同,中国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动态整体的象思维,它是一种非实体性,“非对象性,非现成性,富于原发创生性”的思维方式。从思维发生史上看,比起理性的逻辑的概念思维,悟性的象思维”“基于生命实践,,是具有更加本源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而中国文化经典“主要是诉诸象思维”而创造的。①象语言:“象思维”不可能采用西方式的文字语言,而必然采用与“象思维”相应的象形文字与“象语言。“象语言””与西方概念语言不同,简言之,象语言特征如下:1、遵循语序而非语法规则。2、注重词句的排列组合而非形式逻辑关系。3、象语言具有恒强的情境性,整体性。其语义须通过上下文之整体关联而非分析还原来理解。中国文化中,世界并不受语言之限定。中国古人最早意识到语言的局限,: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国之象语言,”旨在表明象,“言以著象,所谓,象以尽意”言<象<意,“言者所以明象,主张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中西两种超越类型与文化取向中国西方内向型(觉悟)外向型(信仰)佛、“圣、仙”上帝圆融的超绝的价值取向:生命实践,体悟“心性”以悟性提升感性认知取向:理性建构,理解,“Idea”以理性超越感性——认识、“圣人性人格”—征服自己“英雄性人格”———认识、征服对象自律精神立法精神说明:超越类型问题:轴心时期,(古希腊与中国皆完成了文化上的超越,“世间”thisworld)和“超世间”即(otherworld)的划分。“古希腊哲学的突破’‘后的两个世界是界线分明的:超世间是世间一切价值之源,它①:王树人《中国的“象思维”及其原创性问题,,(》《学术月刊》2006,1)。4不但高于世间,并且也外在于世间。①。其后西方有基督教之信仰,”以及对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世界的信念。其文化取向是认知的,哲学的主要问题是讨论人如何认识世界,,知识如何形成。故为“外向型超越”这种超越试图以(“Idea”理念)超越感性之局限,解释、并征服外在的对象,由此造就了以理性建构见长的西方文化传统与英雄性人格”西方文化在争取人类外在自由方面,“。卓有成效。而中国文化突破后的两个世界,“不即不离的关系”儒家采取即世间而超越世间”是。“的态度。而道家的立场则是超世间而不离世间。中国其后吸收印度佛教而发展出禅宗。三家根本上皆主张天人合一,“”主客不二,试图通过生命实践达到道通归一”“的境界或明心见性之内心觉悟,其需要征服的是自己,“内故为向型超越”这种超越试图以生命之体悟突破感性之局限,。并由此决定了此下二千多年中国注重道德实践,崇尚圣人性人格”“的文化思想传统。其在启迪人类内在自由方面,更有智慧。自律与立法:与工商文明及其外向型超越和英雄性人格”“相应,西方文化具有立法传统,立法是一种他律。值得强调的是:征服他人,提倡竞争,必须具有立法精神,严守游戏规则,“英雄”否则即沦为流氓、痞子。而与中国农耕文明及内向型超越与“圣人性人格”相应,中国文化历来强调自律,但长期的封建统治为“人,治”“法治”缺少社会立法精神和传统。然而,而非自律的精神与立法精神并不矛盾,他律的基础犹在自律。实际上,守法精神比法律条文更重要,在西方,法律的崇高感和神圣感源于宗教。而今天,在中国社会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如何从自身文化中阐发出现代立法与守法精神,实乃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及其民主必不可少之基础。中西两大学问或哲学体系中国西方内本体论“道论”存有论:客观世界存在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天人二分体用不二,承体启用本体、现象二分实践论主客双泯,心物不二:悟性“智的直觉”认识论:主客二分,灵肉二分感性、知性、理性价值论价值内在知识论:价值中立自然观生命(人体)隐喻生成整体论时间性过程论与“气”“象”自然观:机器隐喻原子构成论空间运动论(机械论)“原子与虚空”“术”整体论“返本归源”、方法论:还原论说明:气与象:与西方近代科学不同,中国古代科学并不以物质及其形式为基础,“气”而以及其“象”为基础,,“的大化流行。其世界图景不是原子与虚空”而是气”““道”无形无象,乃形而上者。“器”有形有象,乃形而下者,“气”而有象而无形,笔者以为,“形而中可谓。“既非形而上,者”②形而中的气”亦非形而下,既可通形而上,,亦可通形而下。将其定为“形而中”既可,“截得上下分明”亦可突出中华科学之特征。,可谓,“又“气”“纯象”正是象思维”之特征,“象思维”亦是可据以言说者。“气”是中国文化中形上与形下得以贯通,宇宙生成从无到万物得以成立的根据与关键。与仅研究物质运动的西方近代科学不同,中华①②:,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三联书店,2004年8月,-14。P10:详见李曙华《中华科学的基本模型与体系,,(》《哲学研究》2002,3)。5科学将变化分为气化”“形化”“与两个阶段,的且更重视“未成形”“气化”阶段。随着当今科学从无生命走向生命,及当今科学对场与真空,暗物质与暗能量,生长空隙等一系列重大发现,中华科学必将日益显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中西科学性质与研究方法比较中国西方原则:道法自然人为自然立法性质:自然科学“气象”、科学”“物质科学”“人工科学、古代生命科学近代机械科学基础:“气,”“象””“物质“形式”问题:气的整体流动,生命生长物体的空间运动与构成方法:整体模型“代数学”方程问题算法范式分析还原几何学恒等式(equation)公理演绎范式逻辑:名辨逻辑形式逻辑象数逻辑数理逻辑说明:问题算法范式:当代中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指出“我国传统数学有其自身的发展途径与独到的思想体:系,而以机械化为其特色;方程求解尤其是贯穿两千多年发展中的一条主线。这与遵循古希腊传统的西方数学的公理化演绎体系大相径庭,旨趣回异。在历史长河中,数学机械化算法体系与数学公理化演绎体系多次反复互为消长,交替成为数学发展中的主流。①与演绎体系从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不同,”中国古代算法体系乃从实际问题出发,旨在解决问题,故亦有人称之为问题算法体系”“。吴文俊先生认为,中国古代数学亦可谓古代计算机数学。“随着近代计算机的出现,已越来越为数学家所认识和重视,势将重新登上历史舞台。②而当代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智能科学的兴起发展,皆与计算机算法的发展密切相关。值得一提的是:方程一词,本是中国数学术语,意为将数字排成方阵,即矩阵,按一定程序进行计算。将equation译为方程,亦为格义。原因在两者要解决的数学问题相同。笔者以为,equation与方程属不同数学范式,equation译为恒等式更合适。象数算法与象数逻辑:笔者认为:象数算法源于周易,这种算法从数字计算出发,与周易之卦象推衍密不)可分。中国古代数学(古称算术”“术数”并非概念思维所建构的西方代数、“或几何,而恰恰是“象数算法”,合乎历史的发展。中国特有的象数逻辑”正是蕴涵在中国的“象数算法”。它不是概念思维的逻辑,“中而是象思维”“的逻辑,涵有两大推理法则:比类推理与太极推理。③中国的语言、逻辑、,数学实际上都源于象思维”三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的联系与整体自洽性。“中国名家与名辨逻辑:中国名家通过合同异“离坚白”“名”“实”“”论辩与的关系,可谓中国最早的语言学,其所论辩的与中国整体动态思维方式相应的逻辑问题,“名辨逻辑”中国名家关于名实关系的讨可谓。论,与古希腊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唯实论”“唯名论”“与之争,内涵不同,但问题或有所对应而可做进一步比较研究。①②③:,吴文俊《吴文俊论数学机械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P200。:,吴文俊《吴文俊论数学机械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P201。:李曙华《周易象数算法与象数逻辑,,》《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二期。6以上所谓中西科学文化比较大略,只是列出了中西科学文化相关的名词概念,每一比较都尚须斟酌,尚未展开,而本文提要之英文翻译,亦难免格义之尴尬。语言与思维是人类文明之产物,是文化之存在形式、表达方式。不同民族、社会、国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发展之不同源流,决定了语言与思维方式的差异,也导致了不同文化在传播、交流中必然产生的误解和冲突。21世纪以来,信息化与全球化合流的时代新挑战,既加剧了文明间之冲突,也为不同文化传统间的对话、理解与会通,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扩大与深入,从语言与思维方式的层面,加深相互间的比较研究,正是保证人类文明多元化、丰富性和生命活力,创造人类未来新文明的时代需求。本文仅为抛砖引玉,有待来者。TheOriginsandDevelopmentsofScienceandCulturebetweenChinaandtheWest:theAnalogicalInterpretationandReverseAnalogicalInterpretationinMutualInterpretationbetweenChineseandWesternLanguagesLIShu-hua(DepartmentofPhilosophy,NanjingUniversity,Nanjing,Jiangsu,China)[Abstract]Noconceptcanbeunderstoodwithoutitsculturalbackground.Sincemoderntimes,themeth-odologiesofanalogicalinterpretationandreverseanalogicalinterpretationinmutualinterpretationbetweenChineseandWesternlanguageledtodiversedebatesbetweenYesorNoaboutChineseculture.Inthisarticle,severalfun-damentalconceptsinChineseandWesterncultures,includingmetaphysics,noumenon,ontology,andnaturalsci-ence,arereflectedandclarifiedtorevealtheoriginsanddevelopmentsofthesetwoculturesthroughbrieflyexplo-ringthelanguagesandthinkingstyles,transcendencetypesandculturalorientations,knowledgeorphilosophysys-tems,andsciencenaturesandmethodologies.[Keywords]analogicalinterpretation;reverseanalogicalinterpretation;metaphysics;ontology;naturalscience;transcendencetypes;Xiangthinkingstyle;Xianglanguage;Xiangshulogic收稿日期2012-02-25[责任编辑阳崇波]7
文章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网址: http://www.zrkxzzs.cn/qikandaodu/2021/0708/1284.html
上一篇:科技论文写作中常见的差错
下一篇: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