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科学史研究》栏目[05/29]
- · 《自然科学史研究》数据[05/29]
- · 《自然科学史研究》收稿[05/29]
- · 《自然科学史研究》投稿[05/29]
- · 《自然科学史研究》征稿[05/29]
- · 《自然科学史研究》刊物[05/29]
博雅教育模式下自然科学通识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博雅教育即西方经典的LiberalArtsEducation。又可译为通识教育、通才教育、素质教育等。博雅教育最初起源于美国的哈佛大学,1945年《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提出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成
博雅教育即西方经典的LiberalArtsEducation。又可译为通识教育、通才教育、素质教育等。博雅教育最初起源于美国的哈佛大学,1945年《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提出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或公民;21世纪强调跨学科的综合型和灵活性,目标是培养具有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世界公民。早在20世纪30年代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便主张通识教育,他认为,要让大学生进入专业研究以前,不分学科专业全都应该先研究“西方经典”或“经典名著”。牛津大学虽没有设置专门的通识课程,但其理念是:既没有纯粹的通识教育,也没有纯粹的专业教育,二者是有机融合的整体。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等教育界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多主体参与、多维度培养的人才教育改革创新。2015年11月,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共同发起创立“大学通识教育联盟”。2016年6月,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等六所高校正式联盟,明确提出“通专并重”。
自2012年以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远景学院为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学院实行博雅教育,采用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思结合,采用小型化、小班化、个性化、多元化、多样化、精英化、国际化的育人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促进学生的心灵和智力发展,充分发掘学生的优质个性潜能,开发学生多种且互异的才华,培养愿意并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的领袖气质人才,为学生完美生活做准备。
目前远景学院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四个板块,分别为通识核心课程板块(AcademicCoreCoursers)、人文艺术课程板块(A&H)、自然科学课程板块(Science)以及社会科学课程板块(SocialScience)。其中自然科学板块包含数学理念与方法、物理思想与人类精神、物理与人类生活、化学与人类生活、生命科学导论,植物与人类生活、地球科学与环境保护、环境与生态等相关课程。自然科学板块通识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笔者承担的是自然科学板块中物理与人类生活这门课程。本文以物理与人类生活课程为例,探讨博雅教育模式下自然科学通识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主要分为4个部分:远景学院自然科学板块通识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远景学院物理与人类生活课程开课情况;物理与人类生活课程教学设计;物理与人类生活课程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 远景学院自然科学板块通识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远景学院成立于2012年5月,是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借鉴国际知名文理学院的办学理念与模式,集聚全校优势教学资源,斥巨资打造的以培养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领导者为己任的荣誉学院。目前,远景学院共教师25人,包含副教授1人,讲师13人。其中负责自然科学板块的教师有7人,为远景学院自然科学板块通识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保障。
远景学院每年从大一新生中择优选拔120-150名学生进入远景学院学习,目前远景学院学生共400余人,这为远景学院小型化、小班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 远景学院物理与人类生活课程开课情况
物理与人类生活这门课程属于自然科学板块下的一门通识选修课程,目标学生为大一至大四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学时为32学时,班级规模为25-30人。至2017年课程开设以来,每学期选课人数约90人,包含7个专业+2个方向的学生。自该课程开设以来,由于同学们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相关的物理知识越来越感兴趣,因此每学期都吸引了很多学生选择该课程。
三 物理与人类生活课程教学设计
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中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我们人类的衣食住行更是与物理学息息相关,无论是房屋的建造,还是家用电器的使用,以及通讯卫星都离不开物理学。但是由于我国多年来高中教育文理分科,导致学生从心理上偏重专业知识教育,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对于选择文科专业的学生科学素养较差,即使对于理科专业的学生,由于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侧重于计算和推导的能力,忽略了物理在人类生活中真正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在大学阶段开设自然科学类课程,尤其是面向文科学生开设一些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通过向学生传播一定的基础科学知识,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文章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网址: http://www.zrkxzzs.cn/qikandaodu/2021/0115/1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