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科学史研究》栏目[05/29]
- · 《自然科学史研究》数据[05/29]
- · 《自然科学史研究》收稿[05/29]
- · 《自然科学史研究》投稿[05/29]
- · 《自然科学史研究》征稿[05/29]
- · 《自然科学史研究》刊物[05/29]
孔子的生态观探析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孔子不仅是一位直面社会现实、关心社会问题的政治家、教育家,而且也热爱大自然、关心大自然。他以“好学”和“博学”而著名,广泛学习各种知识,其中包括有关自然科学的知识
孔子不仅是一位直面社会现实、关心社会问题的政治家、教育家,而且也热爱大自然、关心大自然。他以“好学”和“博学”而著名,广泛学习各种知识,其中包括有关自然科学的知识,形成了自己的生态观。
热爱自然,向往自然
在《论语·先进》篇中,载有孔子与弟子子路、冉有、公西赤和曾谈话人生志向的对话。子路的理想是在治国安邦上大显身手。如果将来遇到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小国,而这个国家处在大国之间的夹缝中,面临外敌入侵的威胁,且国内又遭受灾荒,民不聊生,若由他来治理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国家,不出三年,可使国民“有勇”,上阵足以抵御侵略,“知方”明理可致国泰民安。孔子对他的回答只是微微一笑。冉有的理想是治理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等到三年,可使百姓富足。至于礼乐教化,只有等待贤人来施行。公西赤的理想是在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时做个小司仪。而曾点在孔子的催促下的回答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六七人,童子五六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说:暮春时节,穿上春装,带着六七位青年,五六位少年,在沂水里游泳,上舞雩台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回家。当听完曾点的回答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的赞许着实令人意外。从子路、冉有、公西赤的回答看,尽管他们各人的性格有别,志向有高低之分,但都表达了儒家治国安邦的远大抱负,这正是孔子平时教导学生树立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之体现。按照常理,孔子应对这三位的回答给予肯定才是。可是,孔子对持有在危难中挽江山于将倾抱负的子路的反应是“夫子哂之”,即略带轻蔑的一笑。对其他二位的反应只是不置可否,但对无意仕途而寄情山水的曾点却大加赞许。这说明孔子对大自然充满了向往和热爱的真切感情。孔子虽然创办私学,一生致力于“治国平天下”人才的培养,他本人也一直以克己复礼、复兴周室、济世安民为己任,而他的内心深处却丝毫没有减弱对大自然深切依恋的赤子情怀,所以,当听到曾回归自然的表白时,就情不自禁地表示赞同。
◇ 孔子像
《论语·雍也》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知(智)和仁都是孔子崇尚的君子所应具备的品德。而在孔子看来,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乐于活动,像奔腾的流水一样,自强不息;仁者喜爱山,像耸立的高山一样,恬淡安然。而大自然又是慷慨乐施的,它能给智者以灵感和快乐,给仁者以康泰和长寿。孔子生逢乱世,时常惶落魄,济世安民的主张难以实现,无奈时也曾发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的感叹。这表明他在失意时,愿意将目光投向浩瀚的大海,驾舟远航,徜徉于茫茫的海洋。这与“浴乎沂,风乎舞雩”中对大自然的向往是一致的。苏东坡的词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可谓深谙其中的滋味。
唯天为大,敬畏自然
孔子对“天”表现出无比敬畏的态度。《论语·季氏》载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里的天指的就是自然或宇宙,天命可谓自然界运行规律之“天道”,“畏天命”即指敬畏自然。将天视为人所面对的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事物,将其置于“三畏”之首,更体现了对其心存敬畏。《论语·泰伯》载孔子道:“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孔子认为,天是崇高无比的,而尧能按天道行事,所以能取得令人无法用语言赞美的成就。以天为最大,这表明孔子把天的地位看得至高无上,而天则是大自然的象征,天的博大宽厚令人敬仰,它的运行自有其自身的法则规律,而尧遵循了大自然的规律,行事施政上合天意,下得民心,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孔子尊崇自然,认为自然和人类社会是相通的,这就是“天道”。对天道,孔子是敬而远之,绝不轻易评说。《论语·公冶长》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子慎言“天道”,不轻易议论有关天的问题,表现出对天的敬畏尊重。在孔子看来,对天道,只可遵循、顺应,不可违背、渎犯。因此,孔子在《论语·八佾》篇道:“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即是说,如果你得罪了上天,违背了天道,就是再去祈祷,也没有用。这实际上从反面告诉人们,对大自然,不要看其不动声色,好像可以任人随意摆布,甚至蹂躏迫害,但从长远看,得罪了上天——大自然,早晚会受到惩罚,而且是不可饶恕,难以解脱,即使你再想乞求原谅,到时候也只能后悔莫及。因此,最好的做法是不要不懂装懂,不要亵渎冒犯,不可轻举妄动。
文章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网址: http://www.zrkxzzs.cn/qikandaodu/2020/1019/892.html
上一篇:古希腊美学史综述 ——从自然科学视角向社会
下一篇:大众传媒视野下的清末无神论思想